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 合理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有科学家反复验证,人体失血量不超过8%就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因为人本身的造血功能很旺盛,基本在献血的同时,血液就已经开始恢复和补充了。首先是储存在肝、脾、肺等部分血液会参加血液循环,其次血液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在两个小时之内就可以从组织液里得到补充;即使是恢复速度最慢的血红球...
    2020-07-10
  • 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多发生于儿童,近年来成人的发病率也有增高趋势。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2020-07-03
  •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布鲁氏菌所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出汗、乏力、关节肌肉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 1、布病传染源是什么? 人和人之间一般不传染布病,布病的传染源是羊、牛、猪等家畜(牲畜流产物、内脏等含有细菌)。首先是家畜患病,然后再传染给人。 2、布病的传染途径? 呼吸道吸入传播;消...
    2020-06-27
  • 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 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发烧、咳嗽、咽痛等自我感知的临床症状,同时也没有临床可识别的症状和体征,但是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是阳性者。 如何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从发现途径来看,主要是通过主动监测发现,主要有四个途径,一是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二是聚集性疫情的调查;三是传...
    2020-06-21
  • 糖尿病饮食也是健康饮食,同样适用于正常人。但要做到终身坚持。 1.饮食要定量 糖尿病患者如果想要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而要合理控制饮食的摄入量。什么叫合理,即既能满足身体每天的生理需要,热量又不超标。 2.饮食要定量 糖尿病患者要合理安排每天进餐的时间,两餐相隔5~6...
    2020-06-15
  • 2020年6月6日第25个全国爱眼日主题是“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眼二科主任俞佳伟介绍,据调查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且呈现低龄化、重度化的趋势,儿童青少年近视已成中国视力损伤主要原因。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近一段时期,孩子们开展网络课程,同时又减少了室...
    2020-06-08
  • 夏季是指立夏至立秋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6个气节。 夏季饮食要点 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天气下降,地热蒸腾,气候炎热,雨水充沛,自然界的生物竞相生长。夏季重在“长”字。养生保健顺应夏季阳气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不要扼杀阳气。其食养要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清热解暑 夏季天气炎...
    2020-06-01
  • 一、世界无烟日的由来 烟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人类的危害。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这天,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劝阻吸烟者在当天不吸烟,商店停售烟草制品一天。美国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为本国的无烟日...
    2020-05-25
  • 糖尿病是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它与饮食、运动、用药等密切相关。今天我们聊聊糖尿病的饮食控制。 不是控制饮食种类而是控制热量 不少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非常严格。听说吃什么不好,就能一点不吃,而且坚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听说土豆淀粉含量高,索性不吃土豆了;听说水果太甜升...
    2020-05-20
  • 一、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  1.碘是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  2.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  3.孩子大脑发育从母亲怀孕就开始了。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
    2020-05-15
首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尾页 共277条信息/共28页 转到第
手机版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