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健康教育>详细内容

夏季养生要点

发布时间:2020/06/01 点击数: 【字体:

夏季是指立夏至立秋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6个气节。

夏季饮食要点

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天气下降,地热蒸腾,气候炎热,雨水充沛,自然界的生物竞相生长。夏季重在“长”字。养生保健顺应夏季阳气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不要扼杀阳气。其食养要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清热解暑

夏季天气炎热,酷暑难耐,有的人,尤其是素体较虚的人会因中暑而突然晕倒,身热烦躁,恶心呕吐,大汗(或无汗),面色苍白,四肢抽搐,牙关紧闭,或昏迷不醒。

预防暑热的方法除防止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外,应适量饮用清热解暑之品,如绿豆汤、绿茶、酸梅汤,或甘凉多汁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瓜、西红柿等,它们既可清热解暑、又可生津止渴。

2、饮食清淡

这时饮食以甘寒、清淡、少油为宜,应减少食量、少吃油腻,以减轻脾胃负担。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较弱。此时若对饮食不加选择,照常吃一些大鱼大肉不易消化的食物,容易引起食欲缺乏、食后腹胀等症状。要减少肉食品的数量,多吃蔬菜、水果,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总之,夏令菜肴以素为贵。夏日来临,骄阳似火,热气蒸人,出汗较多,很容易伤津耗气。饮食调养宜选用品质新鲜,性味平和、容易消化、补而不腻的食品,如莲藕、胡萝卜、苹果、牛奶、豆浆、山药、小米等食物,它们都有较好的健脾养胃、补气生津作用。

3、烹调方法

夏天人的消化功能会相对减弱,在烹调上,夏季常宜多采用拌、蒸、烩、煮等方法。烤、煎、炸等加工方法,容易助热生火,而且比较油腻,影响食欲,则要少用。还可以多吃一些粥食,既补充营养,又有利于消化吸收。

4、饮食卫生

天气炎热,致使病原微生物极易繁殖,食物容易腐败、变质,胃肠道疾病多有发生,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所以,夏天要把好“病从口入”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净。

5、不宜寒凉太过

天气炎热,人们出汗较多,喜吃清凉饮料。注意不要过食冷饮(如汽水、冰棍、冰激凌等)、冷食,或一次大量地进食生冷的蔬菜瓜果。特别是老年体虚、久病初愈或脾胃虚寒者,以及婴幼儿,更应少吃或不吃,以免伤及脾胃的阳气,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严重者可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寒凉太过有害无益。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手机版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