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救人要紧!”
当生命警报拉响
却为手术费犯了难
这该怎么办?
来一起看看玉环二医的“硬核”答案!
“救救我...救救我...”
五十岁的王女士是一名普通职工,这天上午,她在厂里上班时突然跌倒在地,一侧手脚无法动弹,讲话也极其费力,同事们吓了一跳,马上将她送到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
到院后,王女士第一时间完善了头部CT等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且为非常危重的颅内大血管急性栓塞,必须马上进行静脉溶栓药物治疗和取栓手术桥接治疗。
由于王女士是外来务工人员,取栓手术治疗费用较高,家属一时无法筹集手术费用,而对她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每晚1分钟治疗,便会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情况十分危急!
一面是病床上翕动着嘴唇,喃喃地说道“救救我”的王女士,一面是抢救室外焦急地四处联系筹集费用的家属,让医护人员的心都揪在了一起。
“救人要紧,立即手术!”
“救人要紧,立即手术!”医院领导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拍板决策,按照医院“先治病后付费”政策,为王女士启动卒中绿色通道。
在征得家属同意后,王女士很快被推进了导管室。以潘公华主任为首的脑血管介入团队迅速就位,内里几十斤重的铅衣“加持”,开始了一场生死竞速。
不多时,随着导丝的顺利通过仅有几毫米的脑血管,王女士堵塞的脑动脉成功再通。手术完成的第一时间,她原本无法动弹的一侧手脚便已经奇迹般地恢复正常,说话也恢复了流畅。
而此时,距离她发病仅仅只过去了一小时余。
由于救治及时,王女士的各项神经功能没有受到损害,也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真的太谢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我们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是你们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出院时,看着术后与平常无异的王女士,家属倍感激动,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赞不绝口。
“早期识别是关键”
据神经内科潘公华主任介绍,本月已救治数位卒中取栓患者,其中还有两位和王女士同样情况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无法第一时间筹集手术费用时,我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各科室紧密配合,为他们开放绿色通道,及时抢救患者生命,后续均恢复良好。
潘公华提醒,脑卒中发病后,救治便是与生命的赛跑。患者和家属要牢记“中风120”脑卒中识别口诀,一旦发现卒中早期症状,应立即拨打120,,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规范化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