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血栓,从预防开始
下水道不及时清洁
可能会造成堵塞
我们的血管也是如此
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小板等
之前是血液中的“好员工”
为什么会凝聚变成“拦路虎”呢?
认识血栓,从预防开始
快来一起了解一下血栓的那些事!
血栓形成的原因
血栓是指人体因某些诱因,血液有形成分在循环血液中发生异常的血凝块,或者在心脏或血管壁上发生血液沉积物。发生血栓的诱因则有很多,比如:
1. 血管壁损伤
2. 血管硬化
3. 血小板增多
4. 血流速度缓慢
5. 血液黏稠度高和凝血活性等
血栓形成过程参照图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血栓是一个“沉默的杀手”,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更是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但VTE可防可治,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
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E)。
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深静脉处。
肺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脱落,就会随着血液流动。当栓子进入肺动脉,阻塞血管就会引起肺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症典型症状
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人群
1. 制动:制动的原因最多是手术后,尤其是骨科手术。骨科的病人往往手术后需要卧床休息,制止运动。各种疾病造成的长时间卧床均增加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
2. 肿瘤患者:癌症患者血液较粘稠,血流速度慢,一些抗肿瘤治疗措施如化疗药物、中心静脉置管等可能会损伤血管,刺激局部凝血。
3. 怀孕/坐月子:怀孕后腹腔压力增大,容易压迫血管导致血流瘀滞;坐月子活动量减少,卧床时间长,静脉血流缓慢、瘀滞,增加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4. 长途旅行:长时间乘坐飞机等交通工具也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长期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且不活动,很容易发生血流缓慢而造成血栓形成。此种血栓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
此外,创伤、高龄、肥胖、口服避孕药物、肾病综合征患者等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易患人群。
引起静脉血栓栓塞症典型症状的因素
如何预防动静脉血栓形成
虽然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并不相同,但生活中的某些坏习惯却是导致血栓的高危因素。本着“最好的治疗是预防”的原则,注重日常生活方式就可以有效预防动静脉血栓的发生:
出现不明原因的肢体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或者呼吸困难、胸痛等疑似栓塞的症状时,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注:部分图源网络,如有侵删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