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健康教育>详细内容

【科普】入冬后这7个器官最怕冷,保暖对策学起来!

发布时间:2022/01/03 点击数: 【字体:

寒冷天气是对全身器官的考验

有些器官特别怕冷

甚至因此患病

 

血管:遇冷收缩易变脆

 

9a991b900cbf49e5b4a6a4f4b88c4959.jpeg

 

冷刺激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导致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专家表示:“气候变化时,血压波动性增大,导致脑出血、脑梗死等病例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血管弹性本身就比年轻人差,所以出现脑出血等意外的几率更高。”

保暖对策:

晚上早点睡:避免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

吃点血管“清道夫”: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这八大食物最能疏通血管。

 

鼻子:防止病菌由鼻入

鼻子是人体整个呼吸系统的“窗户”和“换气孔”。专家表示,冬天鼻黏膜直接接触冷空气,其黏液分泌减少,毛细血管变脆,其“屏风”作用变差,易导致有病菌的空气直接进入肺内,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此外,冬天也是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让许多“老病号”苦不堪言。 

保暖对策:

每天坚持按摩鼻翼:用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在有热感时,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

每天睡前用温的淡盐水清洗鼻腔;

在空气质量较差的雾霾天,或从温度较高的室内外出时,戴好口罩。

 

耳朵:抗冻能力最差

5b3e7464f9c14cad98a2d55ff1d33503.png

 

人体中的耳朵、鼻子、手、脚都处于神经末梢,血流量少,到了冬天格外怕冷。但是,其中鼻子可以呼吸换气,脚有鞋袜保护,手可以带上手套或插进口袋保暖,唯有耳朵经常暴露在外。耳朵除了耳垂部分有脂肪组织能保温外,其余部分只有较薄的皮肤包着软骨,是五官中最“怕冷”的器官。

保暖对策:

外出时带上耳罩,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

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

耳朵受冻后,不宜热水热物敷贴,这样会导致症状加重。

 

心脏:最怕温差大

心脏就像人体的发电机,到了冬天,为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它得加倍努力工作。这也使得冬天成为心脏的“多事之秋”。在寒冬季节,室内外温差大,加之气候干燥,人的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这就加大了心脏的负荷;严重的时候,冠脉痉挛还会引发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管堵塞,造成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保暖对策:

外出要护好头部和手脚,尽量佩戴手套、帽子、围巾;

睡前用热水泡泡脚,夜间上卫生间时要穿上衣服;

洗澡时先放热水,等水温合适再脱衣服。

 

肺:寒冷空气最伤肺

冬季寒冷、干燥的空气,要经过“肺”这个气体交换站进入体内。此时不加以保护,不仅会诱发咳嗽等呼吸道疾病,还容易落下病根,导致来年复发。专家提醒,此时要格外要注意养肺,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发生。 

保暖对策:

气温较低时,体质弱的人最好减少外出;

出行戴口罩,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

 

胃:冬季代谢会变慢

5739585d77914047a15d03193e13891c.png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此时正是脾胃病的高发期。专家说,天气变冷,胃本身也会有倦怠,如果食用过冷、过生、过硬的食物,会给胃带来额外的负担。此外,冬季人体的代谢变慢,如果此时过度进补,比如吃太多难以消化的大鱼大肉和补品,也容易把胃累坏。 

保暖对策:

多吃温软、易于消化的食物;

少食多餐、睡前3小时内不吃东西,让胃劳逸结合。

 

前列腺:也会得“感冒”

前列腺是男性的“娇嫩”器官,受凉是诱发前列腺炎最常见的原因。专家表示,前列腺中有丰富的肾上腺能受体,受凉时极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腺体收缩、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造成慢性充血;同时使尿道内压增加,容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尿无力、会阴部及小腹疼痛不适等症状。

保暖对策:

乘坐公交车、地铁时一定不要坐凉板凳,方便的话随身带个棉坐垫,以防前列腺受凉;

多喝水,不憋尿;

经常按摩腹部,以感到微微发热为宜。

吃一些对前列腺有益处的食物,比如白瓜子、西红柿、苹果等。

 

来源于:健康南京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手机版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