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健康教育>详细内容

五月防病提示

发布时间:2022/05/09 点击数: 【字体:

五月是春夏之交,由于气温上升,天气以晴热天为主,病原体生长繁殖开始活跃,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发病将逐步进入流行高峰。另外“五一”节日期间聚餐、聚会、外出游玩增加,提醒广大市民假期疫情防控不能放松,继续做好个人健康防护,外出用餐时应注意饮食安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关注度★★★★★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社会面传播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形势呈现积极向好态势。但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的特点,继续保持风险意识、底线思维,毫不松懈抓细抓实各项防控举措,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协同抗疫,不断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坚决彻底干净打赢疫情防控战。

(1)倡导假期活动不离市。时刻关注国内疫情形势和中高风险地区动态变化,坚持非必要不离市,不到中高风险地区及其所在县区。

(2)必须离市出行者,配合目的地防疫管控要求。出行前预先了解目的地防疫政策,出行尽量选择私人交通工具,出行途中备好防疫物资,在公共服务区时,要严格佩戴口罩、及时手消。到达目的地和返回本地后,均要及时向所在地社区报备,按照当地疫情管控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和隔离、监测等措施。

(3)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假期中前往公共场所应严格佩戴口罩,配合做好体温测量,主动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扫描场所码、保持一米线。前往景点应提前预约,尽量选择室外活动,避开室内或人多的地方。走亲访友尽量减少人数,聚餐时坚持使用公筷公勺。谨慎邮购境外和疫情严重地区商品,收取快递时注意个人防护,做好物品消毒。

(4)出现可疑症状及时检测。万一假期中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做好防护,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检测、就诊。

 

食源性疾病

关注度★★★★

疾病科普:是指通过摄入食物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常见的有食物中毒、经食物而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细菌性痢疾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

8291aa3eb4dd4297a1a8c6d45c1b779a.png

重点人群:所有人群

防控建议:

(1)市民应注意饮食安全和饮水卫生,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

(2)把好病从口入关,不食不卫生、腐败变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食物要烧熟煮透、生熟分开,防止苍蝇叮爬食物,饭前便后勤洗手。

(3)各餐饮单位、食品集中配送经营单位、集体食堂等食品流通领域需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

(4)一旦出现类似症状者,及时去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

 关注度★★★★

 疾病科普: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发生暴发。

442ab98bd96e43019cabb152cdab28b4.png

重点人群:幼托儿童、小学生

防控建议:

(1)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保持环境卫生,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2)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本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带婴幼儿和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3)做好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等的清洁消毒工作。

来源于:常熟疾控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手机版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