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健康教育>详细内容

长期卧床病人褥疮的护理

发布时间:2019/10/15 点击数: 【字体: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脊髓损伤患者的平均寿命已经和正常人相差不大,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参与生活环境能力,也都较前有了较大的发展,然而脊髓损伤后性与生殖功能障碍却很少被提及,即便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进行脊髓损伤后性与生殖功能的康复也才近20年。

褥疮可因压力因素(剪切力、摩擦力及垂直压力)、局部潮湿或排泄物的刺激 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引起,它的好发部位常在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骨隆突处,以骶尾部最多见,其次是踝、足跟等。

长期卧床病人由于感觉的减弱和消失、无自主翻身能力、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更易发生褥疮,所以褥疮的防范和护理尤为重要。

 

一、褥疮的防范:

(一)避免局部长期受压:解除压迫

1、定期变换卧位

2、保护骨隆突处,支持身体空隙处

3、正确使用夹板、石膏、牵引,衬垫应平整、松软适度,并仔细观察皮肤情况

(二)保护皮肤,避免局部刺激

1维持皮肤卫生

2翻身时禁止拖、拉、推以免擦破

3、正确使用便盆

(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1经常用热毛巾擦洗全身或局部受压处

2、按摩

(四)全身支持

1、加强营养

2、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3、控制糖尿病等褥疮易发的危险因素

(五)加强床旁交班

(六)加强健康教育


二、褥疮的分期和护理:

1、淤血红润期(度压疮)2. 炎性浸润期(度压疮)3.溃疡期(度褥疮)

淤血红润期(度压疮)局部皮肤受压或受湿刺激后,出现红、肿、热、痛、麻,有的无肿热反应。此期皮肤的完整性未被破坏,为可逆性改变,及时去除病因可阻止压疮的发展。此期应1、加强护理措施,护士应该尽力治疗压疮,使之不再继续发展。2、增加翻身的次数,避免摩擦、潮湿和排泄物的刺激。3、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强营养的摄取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炎性浸润期(度压疮)局部皮肤表面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皮肤水肿而变薄,表面可出现水泡,擦破即可显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此期应该保护皮肤,避免感染。除加强上述的措施外,有水泡者应:小泡:减少摩擦,防止破裂,使其自行吸收。大水泡: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不剪去表皮)涂消毒液,无菌敷料包扎。

溃疡期(度褥疮)组织坏死形成溃疡;一旦溃疡感染,可向周围及纵深发展;严重时还会导致全身感染,引起败血症。此期应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长期卧床病人褥疮的发生率很高,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对褥疮高危患者更要做好防范工作,一旦发生了褥疮,经过系统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治愈,但也有的会因蛋白质的丢失和消耗导致低蛋白血症,甚至因褥疮的感染侵入血液循环,侵入骨与关节引起败血症、脓毒败血症最后导致死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手机版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