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艾滋病由艾滋病病毒引起,该病毒的医学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特异性攻击人体CD4T淋巴细胞,逐渐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降低,易发生多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和乳汁中,通过带病毒的体液交换传播。
1、性接触:包括同性及异性性接触。性病患者和多性伴者更容易被传染艾滋病。
2、血液接触:包括输入被HIV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注射、针灸、拔牙、美容等进入人体的器械。
3、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的方式有可能把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三、 日常接触艾滋病患者会感染艾滋病吗?
艾滋病不会通过日常生活和一般接触传播。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病毒,离开人体后会很快死亡。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日常生活和一般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一起进餐、乘车、学习、郊游、玩耍、共用学习用具、餐饮具、卫生间、生活用品。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或打喷嚏都不会传播艾滋病。
四、哪些是高危行为呢?
1、无保护男男性行为,多性伴的异性性行为;
2、吸食新型毒品后发生群交、乱交;
3、与吸毒者共用针具;
4、性伴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