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肌梗塞你不得不知道的事!
关于心肌梗塞你不得不知道的事!
心肌梗塞是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它发病急、死亡率高,并有年轻化趋势。我国每年新发心梗60万例,死亡率在三成以上,心梗已成为国民健康杀手,不及时救治是其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秋冬为心梗高发季节,眼下天气转冷,进入心梗高发季节,急性心梗救治不能凭运气。
心肌梗塞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此外,运动过少、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精神紧张、超重等也有一定影响。一项著名的世界性研究发现,90%的心梗是可以预防的。
一、心肌梗塞秋冬更易发作,冬季预防心肌梗塞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根据气候的变化增减衣物,冬季特别要防寒保暖。
②生活规律,禁烟,适度的体育锻炼。
③多吃鱼类、豆制品和新鲜蔬菜,不要暴饮暴食及酗酒。
④控制好血脂、血糖。还要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和便秘、腹泻等。
⑤保持心理平衡,避免过度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不良刺激。
二、四种坏习惯会让心梗缠上年轻人
①吸烟过多:吸烟会促使动脉硬化,增大患心梗的危险。另一个方面,吸烟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导致血管闭塞,发生心梗。
②暴饮暴食:食道和胃部离心脏近,过多饮食会导致心脏血管急剧收缩,发生痉挛。如果抢救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
③过度劳累:中青年心梗的发病人群主要是脑力劳动者,有的人工作起来几天都不休息。这种没有规律、过于劳累的生活,非常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从而诱发心梗。
④压力过大:生活节奏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往往会集中到一起。人在紧张时,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导致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交感神经兴奋,这很容易引起心梗发作。
三、一般急性心肌梗塞会有几个特点:
1. 发作诱因:多数在较大的活动量(尤其是突然用力),情绪激动,受惊吓后,饱食,忽然受凉等情况下出现。
2. 发作部位:心前区(左侧乳头附近区域)、胸骨下段(两乳头连线中间)或剑突下(俗称心口,就是上腹部的顶点)为常见,一般范围巴掌大小,有些人也会出现整个胸部不适,甚至伴有肩膀,左臂,颈部和牙齿附近的不适。
3. 发作症状:最典型的症状是胸部的闷痛感(有些人仅有胸闷或者胸痛),呼吸困难。与一般心绞痛发作类似,但程度往往更严重(如果以前有心绞痛发作的人可以对比)。有些人会出汗甚至大汗淋漓。有些人会伴有头晕(如果测量血压可以发现血压很低或心率很慢)。也有一些人会表现为上腹部闷痛,伴有恶心呕吐,容易被误认为胃肠炎。
4. 发作时间: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时间一般持续30分钟以上,但超过15分钟的发作也需要高度重视。那种发作只有几分钟,但发作非常频繁的,虽然可能不算心梗,但却极有可能短期内发展成心肌梗塞,建议参照心肌梗塞处理。
5. 年龄因素:急性心肌梗塞多发于中老年人,男女有差异,一般40岁以上的男性和50岁以上的女性会多见一些。现在生活方式改变后年轻人发病率也明显上升,但一般30岁以下的男性和40岁以下的女性还是比较少见的。
6. 其他辅助判别:急性心肌梗塞由于是冠状动脉的持续性阻塞,含服硝酸甘油或救心丸是无法完全好转的,最多能减轻一点。一般含服两次(差不多也要15分钟时间了)都无效就需要考虑心梗了。
四、心梗急救应牢记两个“120”
2014年,我国首次确定每年的11月20日为“中国1120心梗救治日”。之所以将“心梗救治日”定在11月20日,就是希望公众牢记心梗急救的两个“120”:①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②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是降低心梗死亡率的关键。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发病后120分钟内,每拖延1分钟,就会有大量的心肌细胞死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