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详细内容

夏季幼儿要注意这5种传染病

发布时间:2022/07/04 点击数: 【字体: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f63c20b8cd484b508dac76bed02567c8.jpeg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易感人群】

四季均可发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4.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2.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a395ff129d434e9595edaa3aee30acbe.png

【传播途径】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

【主要症状】

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

【易感人群】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

【预防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

3.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4.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3.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亦称为志贺菌病,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1cee0d56219a44fd9fce1cfbf9b92bd0.jpeg

【传播途径】

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

【易感人群】

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

【表现症状】

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坚持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变质的食物。

2.及时接种细菌性痢疾的疫苗。

3.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养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应注意饮食和饮水的卫生情况。


4.急性血性结膜炎

急性血性结膜炎也就是民间人们所说的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

573bd73c518647348b2c67aff04bb2a0.jpeg

【传播途径】

其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接触了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如毛巾、钱币、脸盆、键盘、钥匙或门把手等,均有可能被传染。

【易感人群】

从几个月的婴儿到八九十岁的老人都是它们的目标,常常是一人得病,全家中招。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红眼病,特别是夏秋季(6~10月),要注意防范。

【表现症状】

急性血性结膜炎共同的临床表现为突发结膜充血,烧灼感、痒、分泌物多,一般视力不受影响,检查发现眼睑红肿,睑结膜充血、乳头滤泡增生,球结膜周边性充血,有时水肿及结膜下出血,结膜囊内有分泌物,要确定病源需作分泌物涂片进行细菌和细胞学检查。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不用脏手揉眼,给小孩准备自己的毛巾,不要和别人混着用,特别是在幼儿园的小孩,要特别的注意。

2.不要乱用“预防性眼药水”,以免交叉感染。


5.夏季感冒

夏季感冒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暑湿感冒的特点就是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这时大家较宜贪凉,如吹空调等,感受风寒之邪。

f8ce7a082534430787bcee345d23fb97.jpeg

【表现症状】

患者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头痛,怕风等。鼻涕起初是清水样,2至3日后鼻涕变稠,继而发热、咳嗽、咽痛、肢节酸重不适等。热感冒的病程为3~7日。

【预防措施】

1.减少在空调房间里的时间,控制空调房间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4℃最为适宜。

2.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是勤洗手,尽量少用手摸眼睛、鼻子。

3.夏日平时饮食要清淡,避免生冷辛辣的食物,同时保持良好心态,增强自身抵抗力。

来源于:CDC信息站、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廊坊卫生12320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手机版
×

用户登录